援非援藏傳承岐黄 湖南省二醫院醫者無疆跨越山海
中新網湖南消息8月15日電 (杨文)202泡腳藥包,5年醫师节前,雪域高原傳来喜信:湖南省第十批援藏干部,湖南省第二人民病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,山南市藏醫病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江志超被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员會、西藏自治區人民當局授與“第十批援藏先辈小我”称呼。从湘江之畔到雅鲁藏布江邊,从非洲大地到雪域高原,這位醫者在西藏山南和津巴布韦哈拉雷书写出超過山海的“岐黄傳承”。他的故事里,有对故國的羞辱,对康健的守护,也有对家人的深深亏欠。
雪域高原:讓傳统醫藥在山南共融
2025年7月中旬,湖南省第十一批援藏事情队醫療组16名成员抵達西藏山南市,敏捷接過援藏“接力棒”,以高效務實的風格投入本地醫療事情。
這支步队里,既有認识的身影,也有新颖血液。再次踏上高原的江志超,第一天上班就排满了号,藏族同胞亲热地将他称為“毛大夫”,称颂其醫術精深、醫德崇高。
2024年2月,江志超踏上西藏山南市藏醫病院的岗亭,开启為期三年的援藏生活。在藏病院,江志超凡捧着《四部醫典》向藏醫教员就教。他發明藏藥制剂療效怪异却難出西藏,便带团队从藏病院260多種便宜剂中泡腳中藥包,挑選20余種,上报卫健、藥监等上级主管部分,又频频对接故乡湖南,為藏醫藥入湘铺就門路。
作為一位援藏專業技能职员,江志超在病院党委果支撑下,2024年10月首开江志超事情室,固定每周一三五上午門诊,鞭策中醫與藏醫交融醫治類風湿性枢纽关頭炎、慢性胃肠炎、失眠等。
截至2025年7月,江志超事情室已诊療在藏干部、藏族同胞3500余人次,成為了本地苍生口中的“傳统醫藥交融诊療站”。他正在筹建的國醫堂民族醫學中間和中藥房已初見雏形,将踊跃鞭策中醫和藏醫的傳承與立异成长。
作為副院长,江志超以現代病院理念鞭策辦理改造,优化門诊流程,創建掌上登记體系,开设1元便民門诊;牵頭组建脾胃病、藥浴科、治未病三大质控中間,推动病院重点專科扶植。他鞭策援藏队员“师带徒”事情,阐扬人材傳帮带感化,已有20名援藏專家與21名藏族學员结对,江志超本身带了3個門徒。
非洲大陆:讓银针在哈拉雷生根
時候回溯至2019年6月,江志超作為第十七批中國(湖南)援津醫療队队长,踏上津巴布韦地皮。面临“中醫执業資历未認证”的窘境,他踊跃鼓吹、推行中醫藥,率领团队在破败红砖房中赤手發迹,與工人同砌砖、刷墙、接水管,用去疣筆, 時7個月建成為了津巴布韦首其中醫针灸中間。
20自動跳繩,20年9月25日,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中國—津巴布韦中醫针灸中間前,本地住民碧翠斯握着江志超的手,這位中風偏瘫的白叟,被针灸“叫醒”了麻痹的右腿後称颂:“中國大夫的银针,比邪術還奇异!”
江志超履历了援非的艰巨時刻。新冠疫情残虐,施工队停工、建材断供,中醫针灸中間的扶植一度障碍。“白日和谐本地當局辦通行证,晚上和队员搬砖铺地板。”最累時,他和队员躺在未竣工的诊室地板上,望着天花板计划醫治區、讲授區结構。
中間完工那天,江志超和师弟写了一副春联:“一方橘井谱中津新篇,三寸银针傳岐黄妙術”。這18個字成為了中醫在非洲扎根的見证。在各级带领與历届队友的尽力下,現在该中間已渐渐創建完美成一家集临床、讲授、財產于一體的現代化中醫中間,深受華人群體及本地友人的一致好评。
江志超鞭策针灸中間介入农博會、军事展览會,更促进中津當局签订中醫藥互助备忘录,获津巴布韦卫生部“出色辦理者”称呼。2023年12月,他荣膺“天下援外醫療事情先辈小我”,成為湖南援外醫療的一张闪亮咭片。2024年9月初,他作為代表見证加入了中非互助論坛北京峰會。
醫者大爱:山海為证,初心不改
“爸爸,你何時回家?……”视频里,8岁多的小女儿频频追問。屏幕這頭,刚竣事門诊的他眼眶泛红——从女儿2岁到8岁,他陪在身旁的時候加起来不足1年。他的手機里存着母亲的體檢陈述,白叟患慢性萎缩性胃炎、胃食管反流症多年,他却没能陪她去過一次病院。
作為醫學博士、主任醫师、博士钻研生导师,江志超的抽屉里藏着两本证书:湖南省科學技能前进奖二等奖(排名第二)、湖南省十四五首批中醫藥學科带頭人(脾胃病標的目的)。他率领团队展开的“中西醫連系醫治脾胃病”钻研,功效用于西藏、非洲的临床诊療。
湖南省临床查驗中間主任的身份,讓江志超更懂“技能辐射”的意义。2024年5月,他和谐鞭策山南市藏病院10名醫務职员到湖南省人民病院、省第二人民病院、省中病院等单元培训进修。現在,山南市藏醫病院的查驗能力又晋升40%。
大醫精诚,超過山海。从长沙到山南,超過3000千米;从中國到津巴布韦,相隔10000千米。江志超的行醫路,是万万援外助藏醫者的缩影——他們带着“老西藏精力”“援外精力”,讓國度援抗老保養品推薦,藏计谋和人類运气配合體计谋活着界舞台绽开光采。
在非洲,他是傳布中醫藥文化的“使者”;在西藏,他是鞭策故國傳统醫藥交融的“架桥人”。相知無远近,万里尚為邻。“毛大夫”的故事,還在继续傳诵;前仆後继的湖南醫者,仍在奋勇前行。(完)
頁:
[1]